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电商拓宽致富路

    信息发布者:zql51888
    2016-12-13 14:49:24   转载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综合施策,有效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至目前,全市已成立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县5个电子商务协会,建成4 个县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成京东“中国特产·武威馆”、淘宝“特色中国·民勤馆”、“ 特色中国·天祝馆”和“ 特色中国·古浪馆”4个电子商务线下特色展示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县级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贫困乡服务站建成42个,占58个贫困乡的72.41%;贫困村服务点建成318个,占322个贫困村的98.76%;网上销售农产品累计达6亿多元,通过电子商务直接或间接带动了贫困户增收。



      为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工作,我市制定实施《全市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电子商务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电商扶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完善行政推进体系,形成了商务、工信、团委、组织、人社、供销、邮政等多部门共同推进电商扶贫的体系。民勤县采取党建+电商扶贫的模式,成立了县电商服务中心,建立了党支部,补充了4名事业编制人员专门负责县区电子商务的推进工作。凉州区成立了电子商务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凉州区、古浪县、天祝县采取政企合作推进电商扶贫的模式,政府出政策、争资金,企业出技术、找人才,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发挥电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帮助贫困村建设网店,指导农户做好网店运维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强化电商扶贫政策外保障工作,市精准扶贫电商办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在产业政策、资金扶持、邮政物流快递、网络覆盖、人才引进培训等方面,制定出台3个方案、2个计划、2个办法、1个产品目录的“3221”电商扶贫配套政策措施,完善了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产业政策、宽带网络、快递物流、人才培训、考核奖励、统计监测等保障措施,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创业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各类电子商务模式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各县区也制定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加大电商扶贫推进力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民勤县建成了电商孵化园,电商创业者拎包免费入住,目前有24家企业和30名创业大学生入驻孵化园开展农产品网上营销活动,并出台奖励政策,对年销售额达到3万元、6万元、12万元的网店一次性奖励1000元、5000元和1万元,鼓励电商人员创业。凉州区建成了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创业者36家,出台了扶持政策,对电商服务中心及平台运营一次性奖补20万元,对电商平台年交易额分别达到0.5万元、3万元、10万元、30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等措施。天祝县、古浪县为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每年补贴10万元场地租赁费。天祝县政府为每个扶贫网店建设补助2000元,对平台运营管理费和交易额达到50万元以上企业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3万元补助。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地保障了电商扶贫工作的快速推进。



      我市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培训,对电商人员采取一对一精准培训方式,多层次、多类型、小班额开展了电商初级班、技能班、提高班、乡镇电商信息员培训班等,缓解电商人员不足和技能缺乏的问题。聘请13名专家教授、企业管理人员为武威市青年电商创业导师;认定凉州区职业中专、甘肃颐和尚品电子商务公司等4户企业、基地为全市精准扶贫电商青年人才培训基地;命名武威科丰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甘肃菜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10家电商企业为全市精准扶贫电商青年创业见习基地,解决电商人员辅导和实训的问题。制定《武威市精准扶贫青年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从2015年起,计划每年培养1000名左右青年电商人才,到2017年实现每个乡镇有3名以上电商信息员,每个村有1—2名电商应用人才的目标,推动建立“县有电商服务中心、乡有电商服务站、村有电商服务点”的电商服务体系,构建长短结合的电商人才培训机制、信息互通的电商人才交流机制和重点突出的政策支持机制,促进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组织电子商务培训班59期,共培训人员6838人次,为电商扶贫工作培养了大批技能人才。
      为加大电商扶贫项目的工作力度,我市谋划实施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电商服务中心、宽带物流建设、人才培训等电商扶贫项目18个,完成投资9000万元。京东“中国特产·武威馆”、民勤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凉州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共争取到国家和省上项目资金10628万元,其中武威市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试点项目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6050万元,是全国93个市、甘肃省5个市之一;民勤县、古浪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2000万元和1500万元;凉州区农村宽带应用和网络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争取到工信部项目资金450万元,是甘肃省获得支持的2个县之一;凉州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争取到省商务厅扶持资金100万元,是甘肃省16个县之一;省列试点乡镇、试点村、服务中心和先行先试乡镇村共争取到省商务厅扶持资金264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市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贫困村网店服务工作中,我市各县区充分发挥县区电商服务中心、县区电商协会的作用,加大对大学生村官、乡镇电商信息员、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普及电子商务知识的力度,并分期分批进行轮训,进一步提高了各乡镇、行政村干部对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各级人员借助电子商务帮助贫困户增收的信心和决心。在贫困村网店建设中,凉州区采取电商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建网店、促增收的办法,由甘肃颐和尚品电子商务公司等企业在全区建设扶贫网店88个。民勤县采取政府统一采购服务的办法,由网店制作服务公司对全县248个行政村统一建设网店、统一制作标牌、统一发放展柜,由各乡镇、贫困村及致富带头人负责网店运营,当年完成了38个贫困村网店建设任务。古浪县采取电商龙头企业帮助贫困村建设网店、微店的做法,由甘肃至胜电子商务公司、古浪浪讯公司和兰州意特科技公司推进网店建设,县电商办统一制作标牌,目前完成76个贫困村网店建设任务。天祝县采取“一村一电”暨电商精准扶贫“1+19+176”模式(1个县级电商中心,19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76个村级服务点),集中建设和开通了一批统一标识的网店,共完成126个贫困村网店建设工作。在网店运营方式上,天祝县充分发挥县电商服务中心的作用,采取各乡镇、村网店接单,县区服务中心统一配送发货、县区服务中心与各网店独立结算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天祝县做电商物流基础薄弱、山高路远的难题,大幅降低了物流费用、缩短了发货时间,保障了网货产品的质量,逐步树立了人参果、白牦牛肉等网货品牌。古浪县建设亿士多掌上移动电商平台,推动掌上超市村村通工程,解决了部分地区固定宽带网络不通的困难,通过手机销售葵花籽上万公斤、土鸡近千只。凉州区和天祝县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依托贫困村专业合作社和销售大户,建设示范网店,带动贫困户种植、养殖,增收致富。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